作品放送|新闻与传播学院优秀作品展示

作者: 时间:2025-03-18 点击数:


广而告之,泽被四方

2024届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专业的同学们

静心沉淀历史文化

积极探寻广阔世界

现在

让我们一同欣赏这些优秀学子的精彩作品

感受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无限创意

欢迎走进

平顶山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4届广告专业

本科生的作品集锦

聆听他们的声音,见证他们的才华



专业介绍

      平顶山学院广告学专业,作为学院内一个注重实效、致力于培养传媒与广告行业精英的专业,始终保持着低调而务实的风格。该专业是学校首批硕士学位点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就业领域涵盖广告传媒、数字营销等多个方向,同时也为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再见炊烟

——24广告1班闫玉瑜


   这或许便是对故乡最后的遗书。此书过后……或许便是结局。也是对过往人生多年来最后的答卷。

   故事的开始,一个普通的小孩,什么都没有带,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上,打量着周围的世界。对什么都好奇。父母是普通人,父亲读过几年书,认识一些字。但是没有读玩,他便出去打工了。母亲很少出去打工,自从有了小孩儿之后,便一直在家里操劳。一家六口,爷爷、奶奶、外祖父,这样的生活是那么的平静。
   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院子里有老人亲手种下的果树,只是……一朝青丝换白发,还没来得及回味儿时的快乐,果树便随着老人离开了,似乎是没有了关爱与照顾,便什么都不剩下了。
   “爷爷,桃子……”什么时候能吃啊?小孩儿的喃喃时常会打碎老人的美梦,老人从不会有什么怨言,只会拿着蒲扇静静地扇着风。

   “还有很久才能吃。想吃的话让你奶奶给你做好吃的。”老人将蒲扇放在脸上遮挡刺眼的阳光。
   奶奶是做菜的好手,不管她做什么都很好吃。小孩儿时常会跑到厨房里找好吃的,墙上一直会挂着腊肉,一年四季似乎从来没有空余的地方。酥脆可口的猪油渣又不知道给多少孩子留下了馋嘴的念想。


   外祖父一直抽着旱烟。似乎总是吞云吐雾,外祖母走得早,这个老人很少说话。没事儿的时候总是在田地里面忙碌着。父母不放心他一个人在老家住着,索性就把他接到了现在这里。只是依旧很少说话。没事儿的时候会赶着牛在外面放。他似乎从来都不会休息。
   儿时的时光是最值得怀念的。那会儿没有很多可以玩儿的。但是四处都流露着朴素,几个小孩子在沙堆上,草垛上,小河边不停地奔跑着。田地里面的稻花不如玫瑰开的艳丽,却有自己的芬芳,是那么的淡雅。
   小小的村落里有一个小小的小卖铺。小卖铺里面的物品存在了孩子的整个童年。也承载了小孩童年中所有的梦想与期待。
   一元钱的方便面在往后的岁月之中再也没吃到那份香甜。小卖部最顶上那一层摆放的书籍似乎在小孩的整个童年里面从来没有被拿下来过,一直在上面接受着岁月的沉沦,吃着灰。也不知道是哪位作家的作品。
   故乡最美的景色是小河旁的夜晚。稻田也在那里。知了,青蛙,蝈蝈,还有布谷鸟。已经记不清有多少种自然的乐手在那些夜晚起奏。那会儿小孩儿觉得特别吵闹。
   夕阳西下所呈现的风景也只有那一阵阵缓缓升起的炊烟。朴素的农民用一顿饱的饭菜来靠劳自己忙碌的一天。
第一部电视,第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渐渐的小孩儿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只是他也觉得自己失去的更多。慢慢地,母亲再也没有给小孩儿讲过父亲出去寻找宝藏的故事了。

445ED

   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小孩儿的头上多了三尺白布。他觉得那东西缠在头上很麻烦。爷爷是心梗突然猝死的,奶奶在她的床边静静的坐着,只是抓着爷爷的手,感受着时间的流逝,爷爷还没入土。奶奶就病倒了。头七,爷爷带着哭肿了眼袋的奶奶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了,或许在那边的世界不用这么操劳。而且在那边的世界,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也会好好照顾他们吧。那棵桃子树那年开了很多的花,那棵桃子树那一年没有结一颗果。从那之后同样的饭菜也没法再品味出曾经的感觉。明明母亲也得到了奶奶的传承,学会了,奶奶做饭的全部手段。但是……似乎是少了点儿什么。外祖父抽烟的频率也更加的多了。只是渐渐地似乎他的话也多了。
   哪有什么不爱讲话的老人啊?只不过似乎小孩儿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严肃的外祖父。只觉得看着外祖父就打心里面有些害怕。
   过了许多年。小孩儿已经慢慢的长大了。
   外祖父在田坎周围转,小孩儿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这样跟了上来,外祖父也没说什么话。静静的走在林子里面拿着一把,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柴刀,砍了一捆柴。
   “以前养过水牛的。还是水牛好啊……可以驼一点东西。”外祖父看着老黄牛,这也是跟着他很多年的老伙计了。
   老黄牛闷声的嗯了两声。似乎是在表达心中的不满。
   “我也没说你很差呀。”
   “这里以前都是好的田地呀。当年刚刚说可以承包的时候,有多少人为了抢这些田地抢的头破血流,现在看看这些田地,又有多少人在种了?”
   外祖父的声音在林子里回荡,带着一丝无奈和惆怅。小孩儿跟在后面,默默地听着,心里却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复杂情绪。外祖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小孩儿,眼神中透着一丝温柔。“你知道吗,这片土地,是我年轻时的全部。”他轻轻地说,“那时候,我像你这么大,也在这片田地里奔跑,种下希望,收获果实。那时候,人们都靠这片土地活着,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

6AFE3

   小孩儿点了点头,虽然他从未经历过那样的岁月,但他能感受到外祖父话语中的深情。外祖父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都出去了,田地也荒了。老黄牛也老了,再过几年,它也该休息了。”
   老黄牛似乎听懂了外祖父的话,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不舍。外祖父轻轻地拍了拍它的头,转身继续往前走。小孩儿跟在后面,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小时候在这片土地上奔跑的日子,想起爷爷奶奶的笑脸,想起那些被岁月带走的时光。
   “都会走的,没事。”这是外祖父的最后一句话,那天从田里面回来之后,外祖父居然也病倒了。都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最痛苦的,是见证了身边一个又一个人的离开,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呢?
   岁月如梭,转眼间,曾经那个在故乡田野上奔跑的小孩儿,已经变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头发早已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闪烁着温暖的光芒,随着年龄的长大离开了故乡。但无论走到哪里,那片土地和那些记忆,始终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这一天,老人带着自己的孙子回到了故乡。这是多年后第一次回来,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村子已经变得有些认不出来了,新的房屋取代了旧时的瓦房,小卖部也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便利店。但那条通往田野的小路,依然在记忆中清晰如初。他们沿着小路慢慢走着,老人的步子很慢,但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坚定。
   孙子跟在身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就像当年那个小孩儿一样。老人微微一笑,指着远处的田野说:“你看,那里就是我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田野依然在,稻谷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远处的小河还在流淌,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老人停下脚步,望着那片熟悉的土地,眼中闪过一丝怀念。记得小时候和伙伴们在河边嬉戏,记得爷爷奶奶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记得那些炊烟升起的黄昏。“爷爷,那是什么?”孙子指着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问道。老人微微一笑,轻声说道:“那是炊烟,是我们家的信号。以前,每当炊烟升起,就意味着饭菜准备好了,一天的劳作也结束了。”



Copyright© 2022  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未来路南段